被炸店的拼多多商家:迫害無辜對任何人都無益
拼多多作為平臺的組織者和管理者,以更強的監(jiān)管手段來保護消費者,這是平臺的責任和義務。而有一天,如果有背景可疑的消費者對商家施以炸店行為,平臺也應該有更好的規(guī)則,幫助商家挽回損失。拼多多組織架構升級:增加聯(lián)席CEO趙佳臻與陳磊搭檔
之后趙佳臻將側重供應鏈管理和中國業(yè)務運營,拼多多集團董事長、聯(lián)席CEO陳磊將側重全球化。京東「百億補貼」一個月,為何攻不下縣城?
對于京東而言,拼多多是價格段中bottom line的控制者,意味著其仍然沒辦法吸引那一群極致價格敏感型用戶,所以最差的預期即挽回這兩年由京東轉向拼多多的用戶,就算成功了。拼多多財報不及預期 但投資者最關注的是對手的百億補貼和Temu
財報顯示,2022年第四季度營收398.2億元,同比增長46%;全年營收1305.576億元,同比增長39%。拼多多營收利潤雙增,市值卻一夜蒸發(fā)1100億
海外市場固然是個性感的增量市場,但長期大手筆的投入,拼多多難以在海外復制一個“拼多多”。拼多多,第一次收入未達市場預期
據(jù)媒體報道,3 月,Temu 調整了業(yè)務目標,希望在成立一周年之際(今年 9 月),北美市場 GMV 超過跨境電商巨頭 SHEIN。Temu 在內部會議中表示,將投入 200 億人民幣,以實現(xiàn)該目標。...拼多多叫板SHEIN,再投200億夠嗎?
Temu下載量飆升背后,是上線兩個月投入約140億營銷費用,此外,拼多多還要為用戶獎勵、訂單補貼撒下真金白銀。我在多多視頻做搬運,一條值1000
互聯(lián)網的風口瞬息萬變,當平臺監(jiān)管逐漸嚴格,“羊毛黨”不得不面臨著汰換,正如做起短劇項目的春春和賣課的大劉,這些棲息于平臺規(guī)則的玩家,風口在何處,他們就會出現(xiàn)在何處。當阿里、京東不再披露用戶數(shù)據(jù)
如何應對,阿里巴巴蹲下蓄力時,劉強東已經帶領京東起跑,前幾年就一騎絕塵的拼多多,此時已經開始在海外市場跨欄。拼多多「殺」向本地生活
只要商家肯大手筆讓價,這樣的爆發(fā)并不難,難的是用戶是否能形成品牌心智完成二次到店,這是拼多多和服務商要想辦法解決的挑戰(zhàn)被拼多多Temu狠狠砍了一刀,SHEIN估值蒸發(fā)360億美元
對于現(xiàn)階段的SHEIN來說,上市與否或許不是最重要的。在告別高速增長、估值狂飆的階段后,如何重構護城河、尋求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,才是首要任務。百億補貼,京東的良藥還是毒藥?
習慣了在拼多多用“百億補貼”買全網最低價產品的消費者,即將迎來一個幸福的煩惱,向來以送貨快、品質優(yōu)示人的京東,也要進行自己的“百億補貼”了。價格戰(zhàn)2.0時代,電商巨頭搶奪產業(yè)帶
如今重提“低價”,巨頭們思考的是,如何一邊保證自身利潤、一邊殺出重圍。劉強東瞄準拼多多,電商江湖的炮火聲不遠了?
京東需要一場價格戰(zhàn)拿回“低價”標簽。而大疫三年后,每家電商巨頭都需要重整旗鼓,尋求增長。國內電商江湖的炮火聲可能不遠了。灰產橫行,拼多多的旅游大計「黃」了?
不懂供應鏈的拼多多在旅游業(yè)黯然離場,而小紅書這類新興電商平臺又興致勃勃的殺入,似乎每一位「門外漢」都迫不及待的想在旅游行業(yè)試試水溫,但真正在這里如魚得水之人少之又少。雙面拼多多:是救贖者,也是獵殺者
在這個由少數(shù)人制定規(guī)則的世界里,平臺往往面臨著商業(yè)倫理的選擇:是“藏富于民”,還是“竭澤而漁”?

- 投資界
微信掃碼訂閱
- 天天IPO
微信掃碼訂閱
- 解碼LP
微信掃碼訂閱
- 并購
微信掃碼訂閱
- 前哨
微信掃碼訂閱
- 野性消費吧
微信掃碼訂閱
-
- 入駐創(chuàng)投號
- 尋求報道
-
投資界APP下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