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市劇怎么成了正午陽光的短板?
《歡樂頌》還有兩部的時間來挽回觀眾。也許觀眾會因為它是正午陽光出品而對其抱有更大的期待,那是因為觀眾曾經見過那么多正午陽光出品的劇,能讓老中青三代都開始激烈討論,一起追劇,觀眾知道它有這樣的能力。「正午陽光們」出品,還是「好餅」嗎?
盛名之下毀譽參半,這也是近年來正午、新麗、檸萌等諸多影視制作公司面臨的現(xiàn)狀,推出的項目無法保證質量(口碑),但都是點燃社交情緒的“一把好手”。贏家、退市、虧損……2021影視公司眾生相
2021年影視公司們都在尋求更大的競爭力,以此保有固有的江山或者開辟新的土壤。行業(yè)集體性的危機也促使轉機發(fā)生,公司之間迭代加劇。依靠內容單輪驅動,正午陽光會一直陽光嗎?
優(yōu)質內容是正午陽光的立身之本,也是它僅有的依仗。侯鴻亮希望正午陽光能像HBO一樣,依靠優(yōu)質內容建立品牌,再逐漸探索更多盈利模式,比如后期的衍生品收益等。這種靠強內容驅動的模式能否走通,還需要時間來證明...四大平臺來年大劇新動向:大投資漫改劇扎堆, 正午陽光受追捧
近期密集的發(fā)布會后,優(yōu)酷、愛奇藝、騰訊、芒果tv四家平臺都傳出了明年的劇集片單。各類大制作劇集、大導演監(jiān)制網劇、電影大咖轉型電視劇市場作品頻出,成為了明年值得期待的亮點。從海潤“委身”三板到永樂影視四度資本觸礁,業(yè)績對賭失敗背后的傳統(tǒng)電視劇之殤?
對永樂影視來說,剖開表象,深層次的原因在于其高估值和未來盈利能力的不匹配。永樂影視自2013年7.8億的估值,在經過四次借殼之后達32.64億,就此業(yè)內人士以“估值三連跳、業(yè)績不達標”的質疑恰恰中其命...
相關搜索